发生关系后,男子反悔不接受女子原有一小孩,女子将男子告上法庭

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人民法院

民 事 判 决 书

(2014)花民一初字第02439号

原告:王某。

被告:甘某。

原告王某与被告甘某婚姻家庭纠纷一案,本院于2014年8月18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审判员汪惠芳适用简易程序,于2014年10月24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王某到庭参加诉讼,被告甘某经本院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未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王某诉称:原告与被告系朋友关系,于2014年3月7日相识。谈婚论嫁过程中,原告告知被告自己有一男孩,被告认可并称愿与原告共同抚养,经协商双方住在一起。双方发生性关系后,被告马上反悔称不能娶原告为妻,原告方感觉受骗。2014年3月11日,原告让被告写下一张补偿欠条。原告被骗奸后一直无法面对生活,曾几次向被告追讨欠款,但被告一直躲避原告认为,被告的骗奸行为已背离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底线,为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现请求法院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补偿款50000元,及原告追讨欠款过程中所花费的交通、住宿费2000元,合计52000元。

甘某未作答辩,亦未向本院提交证据。

经审理查明:2014年3月12日,甘某向王某出具欠条一份,称因其无法娶王某为妻,自愿赔偿王某肉体及精神损失费50000元于2014年3月19日一次性还清。因甘某至今未支付上述钱款,以致成讼。

上述事实有王某的陈述、欠条等证据在卷佐证,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结婚系符合条件的男女双方自愿结合的行为,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王某、甘某相识交往后,甘某虽未能兑现娶王某为妻之承诺,但王某不能强迫甘某与其结婚,甘某的行为只属道德范畴,而不产生一定法律后果况且精神损害的赔偿范畴只限于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而王某未能提供相关证据证明其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因此,王某在甘某拒绝与其结婚后令甘某出具欠条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该民事行为无效。综上,对王某的主张,不予支持。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七条、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王某的诉讼请求。

本案受理费1100元,减半收取550元,由原告王某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安徽省马鞍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  汪惠芳

二〇一四年十一月十七日

书记员  张 玲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2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