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官方号终于到了00后手里”,政务新媒体玩梗背后仍是流量焦虑

政务新媒体的根基,在于公共服务,在于功能定位,没有10w+,没有上热搜或许才是常态
“官方号终于到了00后手里”……最近一段时间,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一些政务新媒体,不约而同地发布了类似的视频。视频几乎都借用了流行的“猫meme”,配上搞笑的画风、无厘头的脑洞,加上神配乐的助攻,让视频收获了大量的点赞和评论。有网友认为,热衷网络梗,是政务媒体年轻化、接地气的表现,自带“发疯”气质,既吸粉,又下饭。
图片[1]-评论丨“官方号终于到了00后手里”,政务新媒体玩梗背后仍是流量焦虑-小师评
↑相关视频截图
不可否认,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当下,推动政务新媒体建设,形成覆盖全面、功能完备的政务新媒体服务体系,早已是公共服务部门必须面对的一道必答题。一个成熟健全的政务新媒体,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收集民情民意,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更能够让公众直接参与到公共治理和决策的过程中。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务新媒体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更是激发治理新能量的创新路径。
在过去一段时间,政务新媒体多是以单向信息传递形式为主,发布的内容往往自说自话,缺乏与受众的沟通互动,也因此受到了不少批评。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与思维的转变,政务新媒体有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日益突出“服务向”,话语表达愈加平等,也更加注重互动与交流等,大受网友好评。
但也要看到,在这些趋同甚至略显同质化的网络梗表达背后,仍伴随着流量焦虑。诸如“还差九千赞”“估计明天就得把号还回去了”,网友也打趣地评论道:“这个赞是为了你的饭碗。”看起来,年轻化地玩梗,甚至发疯式地整活,让政务新媒体呈现出了新貌,但明显的引流之举,也让人看到了政务新媒体在发展路上的困境。
而这也并不是什么新问题。在一些地方或部门,流量成了考核政务新媒体的标准,以致于政务新媒体也陷入了流量焦虑。于是,为了出爆款、挣流量,一些政务新媒体在流量的驱使下,大量使用娱乐化的表情包与动图,抖机灵卖萌,对严肃话题做幽默和戏谑化表达。如此操作,流量是有了,政务新媒体却也失去了应有的严肃与专业。
重视流量,但绝对不能被流量裹挟。如果不能从这种流量焦虑中摆脱出来,那政务新媒体与网红号、自媒体号有什么区别?网红自媒体不应该成为政务新媒体的最终方向。一些部门需要明白,政务新媒体的根基,在于公共服务,在于功能定位,没有10w+,没有上热搜或许才是常态。
目前,不少政务新媒体的年轻化趋势,吸引了大量网友的点赞,这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变化。那么接下来,面对流量和算法,如何保持定力,把公众最关心的内容、最需要的服务,及时、准确地送达,则是政务新媒体必须面对且思考的最重要的事。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允凡
编辑 汪垠涛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3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