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罕见的数学竞赛成绩引起了广泛关注。 年仅17岁的中专在读生姜萍,在全球瞩目的阿里巴巴数学竞赛中荣膺12强,而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数学博士生在尝试解答相同的竞赛题目时,却只正确答出了一道题。 这一鲜明的对比不仅令人惊叹于姜萍的数学天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天赋与努力在个人成功道路上各自作用的深入思考。
姜萍,一个名不见经传的17岁少女,其教育背景及年龄似乎与传统意义上的“数学高手”形象格格不入。 然而,正是这位江苏省涟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在读生,在众多数学能手中脱颖而出,跻身由阿里巴巴公益和达摩院联合举办的全球数学竞赛12强。[1]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位北大数学领域的博士生,面对同样的竞赛题目,却仅仅答对了一个问题。[2] 这一结果无疑为公众的讨论添上了浓郁的一笔。 事件的背后,姜萍的成功并非偶然。 她自述,尽管目前的学术水平大约等同于高中生,但她所依赖的主要是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与竞赛经验。 北大数学系的蒋正,一名连续三年参加该竞赛并在决赛中获得优异成绩的学者,证实了姜萍的能力:“作为一个本专业的学生,我认为能在17岁拿到93分的成绩,绝对称得上是天赋异禀。[1] ” 与此同时,这次竞赛的特殊设置亦给予参与者足够的解题时间与空间,其中开卷的形式更是考验了解题者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据参赛者反馈,部分题目需要运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例如概率论和立体几何,而这些内容的掌握往往依赖于长时间的积累与实践。 对此,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姚一隽教授表示,若不单从数学水平评价,单就答卷的水平而言,国内有95%的数学专业学生是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此高质量的答卷的。[1] 这一评价再次突显了姜萍在数学领域的非凡才能。 此次竞赛不仅仅是对参赛者数学能力的检验,更折射出当代数学人才的成长路径多样化。 传统的教育观念往往强调按部就班的学习过程,然而姜萍的异军突起,让人们见识到了非传统教育背景下同样能够孕育出卓越的数学天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单一的天赋与努力之争已逐渐让位于如何更好地发掘与培养具有潜能的人才。 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其家长可以通过这样的案例,认识到不同个体在成长路径上的独特性,从而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教育方法和人才培养策略。 正如姜萍一样,她的成功既是天赋的体现,也是其不懈努力的结果。 未来,社会需要更多像姜萍这样,能够将个人潜能与实际行动结合,不断突破自我限制,创造卓越成就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