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杨松 编辑丨鄢子为
绍兴张家,专做空调和汽车零部件生意,盈利稳定。
7月上旬,三花智控发布业绩预告,上半年净利润为14.6亿元-16亿元,增长可观。
成绩不错,有两个原因:一是在新能源车热管理领域,持续获得订单;二是出海顺利,核心产品“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市场份额提升。
这家市值超700亿元的公司,由张家父子实控。同花顺数据显示,张道才、张亚波和张少波三人,共持股24.6%。
张道才做空调零部件起家,后将家业交由长子张亚波执掌。
今年50岁的张亚波,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取得机械制造专业和低温技术专业的双学位,算得上是科班出身。
其弟张少波也在公司工作,担任董事。
作为董事长兼CEO,张亚波在零部件行业耕耘开拓,又进军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多点开花。
基本盘稳
三花智控的基本盘,是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
该公司生产四通换向阀、电磁阀等产品,是松下、大金、格力、美的等空调企业的供应商。
这块业务去年入账146亿元,贡献六成营收。
“从上半年来看,行业需求旺盛。”6月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张亚波称,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越来越多,使用空调的比例,也会越来越高。
上游企业,产量增加,三花受益。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1月至5月,空调产量为12880.7万台,同比增长16.7%。
具体来看,家用制冷,是三花的传统业务。现阶段,管理层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提高毛利率。
原材料上涨,给公司带来较大的成本压力。
以铜为例,截至7月12日,沪铜主力合约价格达78950元/吨,较年初上涨15%。张亚波提及,公司在储备新产品,使用“少铜化”方案。
商用制冷的全球市场规模,可达300亿元以上,管理层寄予厚望。三花去年投资3.1亿元,用于建设年产6500万套商用制冷空调元器件项目。
汽车零部件业务,是其第二大收入来源。
乘着行业东风,其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扩张迅速,从汽车热管理零部件切入子系统、组件,现已成为比亚迪、沃尔沃、吉利、大众、奔驰、理想等车企的供应商。
过去三年里,该业务增速,分别为94.5%、56.5%、31.9%,均远高于同期总收入增速。
具体来看,2023年,三花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产品销量,同比增长63%,远高于燃油车的31%。与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的单车货值,也有提升。
增速有放缓迹象。
“今年汽零业务发展,和年初目标有些差距。”6月,张亚波表示,看好新能源汽车行业,对中长期发展有信心,在热门车型的布局非常好。
管理层认为,新能源车的跑马圈地时代,结束了,公司下一步,要聚焦业务。
出海拿单
张家父子坚定出海,选择走出去,在全球做生意。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三花就着重开拓国际市场,在日本、新加坡、美国、墨西哥等地建立海外子公司,搭建营销网络。
同时,其在波兰、越南、墨西哥等地建设生产基地。
二十多年来,该公司培养了一批经营管理人才,出海拓展业务。
据张亚波透露,一家子公司,仅用6天时间,便能跨越半个地球把一条国内生产线“人肉”运到墨西哥,如期完成产品交付。
公司去年收入245.6亿元,其中近一半,来自国外市场。
“我们要利用海外的市场、技术和人才资源来发展自己。”张亚波表示。
其筹谋多年,拟在瑞士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50亿元,部分用于发展海外项目,提升产能。
比如,募集资金里,其计划使用10.3亿元,用于墨西哥热管理部件项目;2.8亿元用于波兰汽车零部件项目。
赴瑞士上市,不是件容易的事,该项目仍在推进中。
“三花的客户遍布海外,走出去会给客户信心,让客户看到我们的诚意和尊重。”
张亚波认为,设备基本都是自己投资的,厂房和其它设施可以借助当地力量,公司就算做得不好,也可以及时止损。
其公告称,1月至6月,业绩增长,离不开全球化布局。
投资机器人
张亚波团队,也在扩张新业务。机器人零部件业务,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管理层认为,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人类活动的各种场景,可以替代人类劳动,实用性最强,且能大批量制造,形成规模后成本可控,未来发展空间非常大。
三花不直接生产终端产品,选择从最擅长的领域切入,聚焦机电执行器,定位为零配件供应商。
公司加大投入,组建了50人的产品研发团队,专攻机器人机电执行器。
未来3年,公司将招募在电机、传动、电控、传感器等领域富有经验的顶级专家和优秀工程师,将研发团队扩充至150人。
执行器是仿生机器人的核心部件。
相关数据显示,执行器在人形机器人硬件成本的占比超过80%。三花智控称,假设人形机器人年产100万台,执行器市场空间有望达到千亿级别。
特斯拉、小鹏、福特、丰田、本田等车企,均推出了仿生机器人。
三花称,下游潜在客户众多,仿生机器人行业的产业化、商业化落地,呈现出确定性趋势。
在产能端,公司已有布局。
1月,三花智控与杭州钱塘新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书,计划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建设变频控制器生产基地项目、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和域控制器研发及生产基地项目。
为了配合客户量产目标,其也筹划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人项目处在研发阶段,尚未有定点客户,没有拿到量产订单或收入。
现有两大零部件生意,稳定贡献利润,张家不缺钱,也就多了扩张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