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 年前立国之战,志愿军步兵竟能歼灭英军百夫长装甲营

放眼如今的装甲世界,中国最强的99A型坦克和英军的挑战者2型坦克,可以说在伯仲之间。甚至在某些性能上,99A还要优于挑战者2。可是在70年前的那场立国之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几乎是纯步兵,而英军却有先进的“百夫长”重型坦克。装备的差距,可谓是天壤之别。但是,志愿军却创造了用步兵歼灭一个“百夫长”装甲营的记录,让人叹为观止。

时间回到1950年11月。经过了前两次战役的打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已成惊弓之鸟,不敢再战。他们虚伪的在国际上鼓吹和平,想要借此创造喘息时间。这样的拙劣计谋当然不会得逞,毛主席命令志愿军发起第三次战役,继续打击侵略者。

如果说前两次战役都是志愿军躲在暗处,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的话,第三次战役则是实打实的进攻。此时的美军司令官沃克因车祸而死,新的指挥官李奇微刚刚上任,措手不及,于是便忙不迭地放弃了南朝鲜首都汉城,带着部队南撤。李奇微留下英军殿后,而英军自己也很乐意。虽然英国已经不再是日不落,但士兵们心里仍然保持着固有的骄傲,他们不介意在某些战略节点上,和志愿军对抗。比如说英国的“绿色老虎”皇家来复枪团,曾夸口“我们一个团可以消灭志愿军一个军”。但结果是残酷的,在议政府以西的釜谷里,来复枪团被志愿军39军第116师347团消灭了一个营,从此再不敢叫嚣。

几乎是与此同时,另一支英国的王牌装甲部队:皇家重坦克营,也被志愿军歼灭在了路上。完成这一壮举的,是志愿军第50军,一支名副其实的“解放部队”。

50军,曾经是国民党的60军,属于滇军序列,军长曾泽生。在抗战时期,这支部队便以善打硬仗、善于防守而著称。后来在解放战争中,他们去东北助战,结果却遭遇了中央军的歧视,每天只能以酒糟充饥。后来曾泽生军长在我党的感召下,率部起义,为长春的解放立下了大功。此后,60军被改编为50军,进入解放军战斗序列。抗美援朝开始后,50军随队入朝。

在前面的战斗中,50军打得并不顺利,总是出现贻误战机的情况。彭德怀没有批评曾泽生,反倒对他好言抚慰。这让曾泽生觉得,彭总太见外,自己被轻视了。于是,他憋着一股气,一定要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第三次战役开始后,50军也渡过临津江,向汉城附近穿插。正在运动之时,前面的侦察兵发来消息:在仙游里以南的佛弥地附近,发现了敌人的装甲集群。这股敌人非常嚣张,一路不但开着大灯行军,还不时地往天上打照明弹,似乎唯恐志愿军发现不了自己。

这支坦克部队,就是大名鼎鼎的英军皇家重坦克营。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嚣张,是有自己底气的。他们装备的“百夫长”重型坦克,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不要说志愿军没有反坦克武器,就是有,能否对他们造成伤害都很难说。所以这些骄傲的英国人相信,志愿军见着他们,就得躲着走。

既然如此,再不打就不礼貌了。1月3日凌晨,149师446团1营迅速占领了附近的高地,将敌坦克营孤立起来。随之而来的英军29旅向高地发起了7次冲锋,但均被志愿军打退。整整15个小时,英军裹足不前,只能被迫分头突围。坦克营的火力优势无法发挥,只能沿着山谷撤退。

此时,曾泽生军长已经发出命令,让其手下149师力求全歼敌人坦克营。149师446团2营迅速穿插到佛弥地的山谷,准备对坦克营进行打击。

但此时,志愿军战士全然没有反坦克经验,也没有反坦克武器,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见到坦克,难免有些手足无措。几个爆破组冲了上去,但是都倒在了坦克上坐着的英国步兵枪下。志愿军这才发现,坦克的上面坐满了人,于是赶紧用手中的机枪、冲锋枪进行清除。敌步兵只能赶紧下车,躲在坦克的侧后方。

一定要迅速解决打头的坦克,这样就能将所有敌人都堵在山谷里!志愿军的爆破组再次出动,目标锁定在排在队列最前方的那辆坦克身上。爆破组先是把爆破筒塞进了坦克的履带中,但是随着履带的移动,爆破筒掉在地上爆炸了;爆破组又将一个炸药包放在坦克下面,但因为引线太长,坦克开过去了才爆炸。副班长李光禄急了,掏出刀子将炸药包的导火索切短,然后趴在坦克前方,等它快过来时候迅速拉的火。只听“轰”的一声,第一辆坦克终于停下来了。但李光禄也被气浪吹出老远,摔在了地上。

战士们一看这种方法有效,纷纷效仿。很快,就又有几辆坦克被炸毁。

英军一看,马上就调上来一辆“喷火坦克”开路。“喷火坦克”虽然没有装备大炮,但是却装着火焰喷射器。50—80米范围内,火焰对步兵的杀伤比火炮还要大。只一会儿功夫,很多志愿军战士的身上都着了火。而且这种火是有化学剂助燃的,根本无法扑灭。15条英勇的生命,就这样被烈火化为了焦炭。这其中,甚至还包括副营长赵吉贤。

此时,刚刚被吹飞出去的李光又醒了过来。他看到英军的“喷火坦克”正在肆虐,立刻血灌瞳仁!他拿出身上仅有两颗手榴弹,趁着喷火坦克慢速行驶的机会,大喝一声,跳到了坦克的顶上。他抓住车顶的一个把手,猛地一拉,打开了坦克顶盖,然后就把已经拉了弦的手榴弹扔了进去。又是一声“轰”的巨响,这辆喷火坦克化为了一团火球,停在那里不动了。

李光禄的身上,也沾上了火苗,但好在不是喷火坦克的化学火。他在雪地上一阵翻滚,总算是把身上的火灭了。他站起来之后,立刻用四川话向战友大喊:“揭盖盖,揭盖盖。”我军战士也有样学样,纷纷揭开敌人坦克的舱盖,往里面扔手榴弹。

与此同时,5连战士彭德义终于找到窍门,趁着敌人坦克停滞不前,成功地将爆破筒塞进了履带的间隙。又是一声“轰”,“百夫长”的“腿”断了,停在那里动弹不得。战士们赶紧冲过去,消灭了跟随的步兵,将坦克里的车长、炮长之类的人统统揪了出来。

凭着各种简单粗暴的方法,志愿军战士与强大的坦克展开了缠斗,并且战而胜之。当一个个垂头丧气的俘虏走过烧的焦黑的坦克时,他们再也没了锐气,一个个像是霜打的茄子。

经此一仗,英军的又一支劲旅皇家重坦克营,也走进了历史书。50军战士以步兵歼灭敌人坦克的美名,也在战场上传扬了开来。从此以后,敌人的坦克再也不敢不锁舱门了。

在中国的近代史中,英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是他们,最先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旧中国古老的国门。自那以后,英国人在面对中国人时,就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即使在解放战争中,他们的军舰险些被解放军击沉,英国人的傲慢也没有丝毫改变。但随着朝鲜战争的进行,英军的几支王牌部队全都折了进去,这让他们不得不考虑继续参战的代价。中国近代史的百年耻辱,在志愿军的手中一朝洗雪,真是大快人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5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