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国内连锁药店“跑马圈地”步伐不停。包括已经进入“万店规模”的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一心堂、大参林等企业,今年仍计划扩张数千家新门店。数据显示,全国药店数量已从2019年的53万家增加至2024年的近70万家。
然而,连锁药店加速扩张的背后,药品零售市场却遇冷骤降。据医药信息平台米内网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达24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
业内人士分析,连锁药店乐观的扩张计划与骤冷的市场表现形成矛盾,市场恐将难以支撑如此大量的门店,困局何解?
广州标点医药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程谋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连锁药店可以通过创新提供高毛利、高价值的服务,也可以通过跨界提供多领域的新型业务模式,还可专注于某一种特定的业态或店型来成为细分领域龙头等。路径多样,企业应跳出同质化内卷,探寻一条适宜自身的道路。”
连锁化趋势未了,药企望逆周期扩张
“我们的药店开在小镇上,仅仅这一条街已经开了五六家药店。今年开始,大家的生意都不好做了。”一位沿海乡镇药店从业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自疫情带来激增的用药需求后,国内药店数量便急剧增加,“药店一条街”已经是普遍现象。今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3年)》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全国零售连锁门店38.56万家,单体药店28.14万家。换而言之,截至2023年底,全国药店数量已经超66万家。
目前,国内进入“万店规模”的连锁药店有老百姓大药房、益丰大药房、一心堂、大参林等企业。尽管上半年医药零售市场呈下降趋势,但这些大型药企并未停止扩张步伐。
一心堂一季度新开业门店数量为579家,公司日前在回复投资者询问时表示:“全年扩张计划不变,坚持核心区域深耕门店高密度布局,重点发展西南、华南地区,同时兼顾华北部分地区的门店发展,持续强化在核心发展区域的竞争能力提升。”
大参林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期内公司新增门店841家。报告称,公司将通过持续新开门店、并购和新拓展加盟等方式,继续下沉已布局区域的二、三级市场,同步开拓重要区域的新市场。
此外,老百姓大药房表示2024年计划开店3500家;益丰药房计划三年开设3900家门店,且不包含加盟店。
市场规模下降、门店数量日趋饱和的背景下,大型连锁药企扩张势头不减,原因何在?
程谋表示,这是“连锁”“零售”两种业态的本质所决定的。从“连锁”来看,虽然零售药店“连锁向百强集中,百强向头部集中”的趋势已经演进了多年,但无论对照成熟市场的竞争结构,还是同商务部规划目标比较,以及从市场规律来看,这一过程还远未结束。即使中间有放缓,甚至停顿,但未来还将沿着这一大方向继续演进,直至相对稳固。而从“零售”来看,其本质是做流量生意。与线上电商不同的是,线下实体药店服务覆盖半径有限,需要更多的门店来实现更大顾客群覆盖。
与此同时,现阶段“规模赋能”依然是连锁药店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业绩提升方式。分解连锁药店利润表的各项基础指标可发现,覆盖更多流量,能从收入和成本、费用两端为连锁药店提供收益。
“尽管短期在系列因素影响下连锁药店面临一些困境,但从中国的人口结构、国民对健康的关注,以及正在走向深水区的‘处方外流’‘门诊统筹’等新医改动向来看,连锁药店未来的行业前景仍然值得期待。当前的跑马圈地,一方面是当前经营所需,另一方面更多的份额占据也为可期待的未来奠定基础。”程谋表示,零售企业需要注意的是,逆周期扩张是脱颖而出的好时机,但需要对周期有相对保守的认识,同时保持较长时间现金流良性,必要时多采取轻资产型的“加盟”等方式实现扩张是一个有益选择。
业绩承压短期仍在,需探索价值和商品重构
随着门店数量日趋饱和,连锁药店“规模赋能”的效应正在减弱。从一季度及上半年业绩来看,加速扩张门店并未给连锁药企带来业绩快速增长,反而是业绩承压。
一心堂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3.4亿元,同比下降32.6%—48.0%。一心堂称,上半年公司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是导致业绩下降的原因之一。
大参林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上涨13.54%,但净利润同比下降13.46%。零售门店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4.84%。
而从整体市场看,今年前5个月中国实体药店零售规模(药品+非药)达24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与此同时,国内药店店均服务人数已经下降至2000人左右,许多门店已经低于这一生存的临界点。
“从今年连锁药店上市公司一季报及半年报业绩预告来看,连锁药店业绩承压是不争事实。而且近期的比价、线上医保打通等系列情况也预示这一不乐观的状态可能不会短期结束。”程谋称。
程谋建议,一方面,连锁药企应从单纯卷价格走向卷价值与卷价格并重。国民对健康的需求是多层次、立体的,连锁药店可以通过创新提供高毛利、高价值的服务,也可以通过跨界提供多领域的新型业务模式,还可专注于某一种特定的业态或店型来成为细分领域龙头等。路径多样,企业应跳出同质化内卷,探寻一条适宜自身的道路。
另一方面,连锁药企应实现价值重构和商品重构。价值重构方面,除了卖货,药店还可以发挥相对于其他健康服务机构的比较优势,重新思考药店在国民健康中能发挥的功能价值,例如在健康科普教育、治未病与养生保健康复、慢病管理、常见多发小病的轻问诊等多个领域发挥价值。
而在商品重构方面,药店的商品经历了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服务为中心,产品作为服务的工具与载体”的演变。顺应市场环境和顾客需求的变化,药店需要对商品的构成进行重新梳理,包括向“服务”要增长、向“非药”要增长、向“年轻客流”要增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