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年的秦降至7.98万到后来20万的小米SU7,今年新能源的热度一直很高,甚至曾经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的小鹏、哪吒也都在今年创了销量新高,看似新能源一片繁荣。但你再去看看销量最好的几个车企,特斯拉、理想等依然在裁员、通过降价升销量,新能源为啥这么卷?
虽然销量高,但毛利低,即便特斯拉也逃不出的困境
特斯拉在2023年实现了180万辆的交付,同比增长38%,然而毛利率却降至18.2%,创三年来新低。2024年第一季度,赶上车圈大降价,特斯拉毛利率进一步降至17.4%,营收同比下滑9%,净利润腰斩。
尽管特斯拉销量保持增长,但不断上升的成本和竞争加剧迫使其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要知道,特斯拉在国内已经算是成本控制做的比较好的车企了,车上大部分零件都能做到国内采购,但依然毛利率低,就更不要说那些成本控制和销量较差的品牌的。
强如理想,销量上也面临市场压力
2023年理想汽车表现优异,成为中国新势力销冠,并实现年度扭亏为盈。然而,2024年第一季度的销量虽同比增长62.5%,但在问界新M7、新M5的冲击下,加上MEGA突如其来的坏口碑,让理想销量有一定的放缓。
理想L9在高端市场的表现也开始乏力,导致公司不得不下调年销售目标至64万辆,并进行大幅裁员。毕竟现在销量势头不如去年,新款还增配了,理想也是有苦说不出。
高阶智驾开卷,车企只能被动大量投资
理想今年在高阶智驾方面投入大量增加,但是与华为、小鹏等行业领头羊相比,仍有显著差距。所以只能理想只能高薪开卷,理想的智驾团队平均年薪高达89.24万元,超过小鹏、蔚来等品牌。
尽管大量车企都要全力投入补齐智驾短板,但高额投入和短期内见效慢的矛盾,使得智驾团队成为裁员重点对象。数据和逻辑表明,高投入并不总能带来快速回报,短期内难以显著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三线品牌为了提升销量增配降价
尚未实现盈利的二三线品牌在市场竞争中更加艰难。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来自特斯拉、理想、问界等头部企业的竞争压力,还需不断寻找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方法推出一辆爆款,瓜分本就趋于饱和新能源市场。
但是最擅长降本的反而是这些头部车企,最终卷来卷去,可能还是不如头部车企。
理想和特斯拉的裁员反映了市场竞争和内部管理的双重压力。高销量并不总能带来高利润,市场压力和成本管理是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更多新能源车企将面临同样的挑战,下面可能也会有更大一批的降价潮。所以不着急买车的朋友们,可以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