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民宿创业小项目摆摊

邛崃,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有着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对于民宿创业者来说,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小项目摆摊或开设特色服务:

1. 邛崃竹艺品:当地有丰富的竹资源,可以开设竹工艺品摆摊,如竹编、竹刻等,这些手工艺品既具有地方特色,又能作为游客的纪念品。

2. 农家美食:邛崃的农家菜非常有特色,可以推出自家制作的农家小吃,如豆腐乳、豆瓣酱等,或者开一个小型的特色美食摊位。

3. 酿酒体验:邛崃与酒文化紧密相连,可以提供酿酒体验,让游客亲自动手制作,体验酿酒的乐趣。

4. 亲子手工活动:针对家庭游客,可以组织亲子手工艺活动,如制作川剧脸谱、捏糖人等,既能吸引游客,也能增加互动性。

5. 旅游咨询:提供邛崃本地旅游咨询,包括景点介绍、路线推荐等,同时还可以销售邛崃特色的旅游地图、指南等。

6. 文化体验:例如川剧变脸、茶艺表演等,让游客深度体验当地的文化。

7. 民宿周边产品:比如售卖民宿提供的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或者民宿周边的特产,如邛崃黑茶等。

这些小项目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来选择,同时要注意环保和经营许可等问题。祝你创业顺利!

“生态田园乐园”民宿招商啦!

项目介绍:“生态田园乐园”是邛崃市临济镇道佐社区的一处集乡村民宿、亲子采摘、创意餐厅、共享菜地、研学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项目,现将社区莲花寨和仙人居小区4处闲置农房进行统一打包招商,开展统一规划设计,形成线上运营、线下服务的田园民宿。

“我们不仅仅是做传统意义上的乡村旅游,更多的是结合当地民居风貌进行改造升级,保留当地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进行最好的融合。”谢天杨告诉记者,该项目将打造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让各地游客到这里后都能看山望水体验乡愁。同时通过各类消费场景的打造,让城市生活美学在乡村有新表达,提升在地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选择邛崃桑园镇打造这个项目其实是源于一次偶然,我们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桑园,发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又在西岭雪山的䢺江水旁,加上这里在地资源和农耕文化也十分丰富校园地摊创业小项目男生,结合我们现在新文旅消费场景、新业态的需求,一下子就选中了这里来进行精品民宿项目的打造。”成都新闻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邛崃桑园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谢天杨介绍,利用传媒赋能,和邛崃市桑园镇人民政府进行联动,把当地的村民、村集体和当地的企业都整合起来,共同去创造乡村振兴的新模式,带动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全新的产业链。

邛崃民宿创业小项目摆摊

桑园镇张坝社区村民谢正举告诉记者,他将家中闲置房屋参与到民宿项目中,年底分红预计有16000元,“加上我现在在民宿项目当保安,每月大概收入3000元,一年下来大概有五万元的收入,离家又近,给我们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幸福感。”

谢刚华告诉记者,谢家坝子精品民宿将为当地村民带来数百个就业岗位,目前项目一期开业,已经有20名村民在此就业。“以前村民大多都选择在外务工,听说村里办起了民宿项目,不少村民都选择回到家乡,把闲置的房屋拿出来参与到项目中。”

他认为,城乡文化融合,要把文化融合进行转换转化,把文化价值转变为产业价值,转化成能够代表城市和乡村的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和文化IP。他说,成都应该鼓励城市文化从业者、专家学者、企业家走进乡村,来乡村文化振兴和传承;政府部门也要引导和鼓励、支持乡村能人巧匠,包括非遗传承者能够走入城市,实现城乡文化要素的融合。(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王嘉 受访单位供图)

陈颖表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城乡的文化融合具备很好的基础。“成都正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城乡文化融合也要融入成都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过程中。”他认为,成都城乡文化融合应以天府文化作为统领,实现城乡居民文化认知认同,挖掘城乡文化核心,塑造成都城乡文明和文化IP。

成都大学旅游管理系主任陈颖博士认为,城乡融合发展最终要实现的是城市和乡村共同富裕,形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文化是一个地区和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和基础,没有文化的传承和城乡文化的充分融合,也就不可能实现这个城乡的高质量融合。

赖庆良是蒲江县西来镇人,2011年,他全身心投入到蒲砚制作技艺的传承和发扬,在蒲砚原产地蒲砚村,办起了砚雕传习馆。“把我们这个现代的文明和社会的发展,通过蒲砚文化的表现形式,融入这个砚台里面。”赖庆良向记者逐个介绍自己创作的蒲砚精品。他说,为加快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活化转化,砚雕传习馆已经开设了蒲砚制作、美术、书法课程等文创体验项目。同时,他还让居民参与砚台制作加工和打磨工序,增加居民手工劳作,在自家门口增收入促就业。

砚又称砚台、砚池等,是磨墨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时代发展,砚台的实用性大大降低,正在淡出人们的视野。在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蒲砚制作技艺传承人赖庆良看来,砚台不仅是文具,更是文创。坚守30年的他正在带领着村民走向一条全新的蒲砚创富之路。

在竹林掩映下,集美食、文创、消费的江市集、文君当垆、相如涤器等业态的滨河文旅新消费场景已悉数亮相,成为人们体验乡野休闲生活的打卡目的地。“西岭宿集已经开放运营,目前已经有很多客人前来体验。”作为该项目运营负责人,桑园文旅公司副总经理赵娜说道。她指着面前的民宿向记者介绍说,西岭宿集项目共4期,规划面积约1475亩,目前已呈现一期滨河区,就地取材呈现农创源野集市、乡野农家餐食,实地开设农耕文化研学课堂等。

西岭冰山融水沿江潺潺而下,流经桑园镇谢家坝子沿岸,白鹭在江面盘旋翻飞,白色的身影、青葱的山林,共同构成了一道田园牧歌的生态风景线。精品民宿、草坪露营、剧本杀……不久前,成都传媒集团与邛崃市携手打造的西岭宿集项目正式揭幕。

文化融合发展是推动城乡融合的重要举措。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超大城市城乡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出了“七个融合”,“文化融合”作为其中一个部分被提出。2024年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成都将加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着力塑造城乡文明新气象。连日来,本报记者实地探访,展现文化融合推动城乡融合的生动实践。

荷塘旁文井江环绕,水生态资源丰富,与周边居民小区相映交辉,可打造环湿地公园荧光健身步道、人造雾景栈道、彩虹长廊、小型音乐节舞台;

拥有600亩荷塘月色基地。可发展“民俗+观光农业”(农耕体验、采摘莲藕、亲子研学等),学习“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打造集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景观;

将禅修文化与休闲旅游相结合,依托兴福寺(开放性寺庙)宗教文化、百年珍稀楠木群(190余株)及周边林盘资源,打造以康养休闲、禅修文化为主的特色酒店。

地处邛崃市城西35公里,座落于高何莲花山银杏坪的兴福寺,是我市佛教协会下辖的四大名刹之一。它清幽古雅,如圣莲花蕊,佛地仙境。寺左青龙山,寺右白虎山护卫两旁,更显深山古刹的雄伟、庄严、肃穆。寺庙后山还有大片参天古楠木及茶叶种植区,是春日采茶、夏日纳凉的最佳境地。

海屋整个建筑融川西民居风格兼西式泥作装饰于一体,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2013年2月23日,因遭“5.12”汶川地震巨灾迁来的羌族“尔玛民俗博物馆”选址火井海屋,目前,挂牌“成都尔玛民俗博物馆”。

海屋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古街东首,建于1934年4月,坐北向南,总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建筑面积468平方米,是上世纪中叶火井镇乃至整个邛崃西路最富丽堂皇的豪宅。

坐落于老街中的重要老建筑有海屋、陈氏旧居、女子学校遗址(建于1913年,是邛崃乡间第一所女子学校)、金台山、九龙桥、腾龙桥、回龙桥、文武桥遗址、老县衙遗址、清乾隆戏台遗址和火神庙遗址等。

河北古街为火井现存的建于清末民初的一条古街,全长1500多米,有水火巷九条。古街建筑以清末民初穿逗木结构为主,是典型的川西民居。

2021年6月,经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局支持,相关部门对寺院内千年古银杏树进行了保护,并将寺院列入成都市古树公园建设项目计划。

寺内有一株千年古银杏树,相传为火井县首任县令袁天罡所植长沙海底世界两大两小项目,堪称西南稀世珍宝。寺内有190余株百年以上树龄的金丝楠木,规模之大极其罕见。

火井镇率先推进猕猴桃产业发展,现有猕猴桃种植基地5000余亩,主要品种有红阳、海沃特、金帝等,目前亩均收入约10000元。

火井镇是唯一在邛崃全市范围内推进万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乡镇。其中,成都市大鹏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集聚周边区市县及雅安地区中药材资源,实现年加工销售产品5000余吨,销售收入4000余万元。

基地种植面积约17000余亩,主要分布在大葫村、常乐村一带,品种以三木药材(杜仲、黄柏、厚朴)为主,草本药材(重楼、白芨等)为辅。

火井镇大葫村及常乐村已发展高山冷竹笋13000余亩,投产7000余亩,目前已形成规模化种植,并成立“玉灵山”冷竹笋品牌。以此为依托,火井镇已成功举办三届冷竹笋采摘节。

邛芦路、文井江、盐井溪贯穿火井全境,距成都“三绕”高速水口互通、邛名高速临济互通出口均约15分钟车程,规划的天邛雅高速在火井设有互通,交通可达性强。

火井镇幅员面积115平方公里,辖9个村(社区),人口2.16万人,位于成都市西南部、地处邛崃市西路,距邛崃市区31公里,是邛崃西路经济文化重镇,川西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距平乐镇、天台山镇10公里,是邛崃市平乐、天台山景区旅游线路的重要节点。

专题:
农村创业叔  
农村创业亏  
农村创业观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