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项目需要老师参与吗

“三小项目”可能指的是不同的内容,但通常如果是指学校中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实验等科技实践活动,这些项目通常需要老师的参与和指导。因为这些项目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实践操作,更需要科学知识的引导、创新思维的培养,以及实验安全的监督。老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旁观者,更是引导者、合作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执行并评估项目。所以,老师在”三小项目”中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也很支持学校的运动会,积极参与亲子运动会的项目,这将给孩子终生难忘的记忆。陪伴孩子的过程,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父母最骄傲的事!

经过一次次打磨,学校最大的收获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走在了教育的路上,他们有着坚定的脚步和清晰的目标,他们通过学习成了更好的学习者,又把这种学习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正如“雁阵精神”所倡导的——在三小大家庭里,每位成员都是重要的,每一个人都有领航和贡献的机会和可能,都拥有成长和发展的空间,都会在困难的时候获得帮助与支持,都会在不同的位置展现三小的北京气质、世界品位和大家风范。

三小项目需要老师参与吗

创新成果奖分为4大类。A类是真实的学习课程创新,B类是教与学的方式创新,C 类是空间资源对教与学的支持创新,提倡部门协同、课程支持、班级管理与班级生活,D 类是现代学校管理与运行创新。截至目前,我们一共收到了124项成果申报,共620人次参与,最后评出特等奖 4 个、一等奖 24 个。教师通过项目申报和答辩,再一次梳理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从项目申报的情况来看,参与的人数达 90% 以上;从质量来看,很多教师个人或团队的原创成果不但解决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还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形成了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措施、流程、机制,可借鉴、可复制、可迁移。

创新成果激励机制。为了推动教师创新,鼓励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循证研究,及时总结策略与经验,进一步激励教师创新,学校设立了“三小创新成果奖”,奖励为学校发展做出贡献的教师。

可以说,项目组研究的五年,是教师课程能力生长的五年abc童鞋加盟费多少,是唤醒教师内心的五年,是教师获得发展和自我认同的五年,也是教师成为更好的学习者的重要五年。

2016年,新校区的项目研究落地,班组群的研究成为教师们的重头戏。这是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老师们分布在各个项目组,做着感兴趣的项目研究,真实的项目研究纷纷落地,很多设想得以实现,老师们尝到了研究的甜头。

2013年项目研究的转折点。这一年,教师开始自行申报和拟定项目,全校共申报了37个项目,近 200 人参加。主题都是教师感兴趣的话题。项目研究为师生顺利入住新校区做了很好的铺垫和预设。

2012年,项目组研究启动。学校发展部根据需要,列出项目内容;教师根据自己的兴趣申报学校提供的项目,组成项目团队。项目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关于课程设计的,比如多样多类的体育课程、根据学生个体的发展需要和各学科的发展需求,设计适合班组群的课程形式,还有校园视觉、校园标识、校区管理、数码学校的规则与定位、云学校的构建等。这些都是教师参与研究的第一批项目,也是项目组的雏形。从此,三小的教师培训、教师的学习模式迈向一个新天地,教师不仅成为教育的研究者,更成为学校变革全过程的参与者和学校发展的受益者、助力者。

一直以来,中关村三小教师队伍优良、专业基础扎实、课程内容成熟……理论上讲,保持现状,稳步前行,她依然是一所社会赞誉、家长认可的好学校。但是,成绩和问题往往是并肩而行的。这样一所大体量的学校,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如何突破“瓶颈”,从整齐划一的执行力到“为了每个人,需要每个人,成就每个人”的自我发展追求,需要不断地自我更新与超越。

老师有什么样的体验,就会把什么样的体验传递给学生。但现在大部分教师培训还停留在传统的技能性培训上两个人就能做的小项目有哪些,教师处于一种“被培训”的应付状态,没有真实的学习体验。因此,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要改变教师的学习方式。如果教师培训和学习也能够有问题、有互动、有思考、有辩论,还能保留自己的个性与创意,那么教师一定能创造出更加生动、充满活力的“教与学”场景。

教师的首要使命是做一个真实的、真正的教师,其教育教学实践是一个认识自我、形塑自我的过程。但很长时间以来,教师自主发展都是以传统的技能性培训为主,教师处于一种“被发展”的应付状态,没有自觉投入和参与改革实践,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教师个体自我身份的构建和教师的自我学习方式问题。

“下一步,攸县将继续加大‘门前三小’建设力度,加大县财政以奖代拨力度,进一步对接农业农村项目,积极发动群众自愿捐款、爱心企业和人士捐助,力争3年内建成‘门前三小’1000个。”康月林说。(刘芳 陈宇箫 赵珊珊 王萌)

杜志雄强调,攸县“门前三小”建设坚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力求“以小切口做大文章”,严禁大搞拆建,发挥乡贤作用,防止“重建轻管”,这些做法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为什么需要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康月林表示,“门前三小”建设是一项点多面广、工作量大、投资较多、后续管理任务较重的复杂工程,政府主导模式显然不适用,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充分激活群众,最大限度释放基层自治的能量。

记者发现,攸县出台的相关方案只提到“三小”的场地标准——覆盖人口不少于300人,小广场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小书屋和小讲堂面积均不少于20平方米,周边老百姓步行至“三小”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至于筹资、选址、筑坪、选人、定房屋等工作,则由老百姓自己来做。

为了激发群众积极性,攸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推进这一工程,按照群众自行建设、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原则,县委县政府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配送相关设备,并鼓励老百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如家族祠堂、闲置民房、旧村部、空置学校等进行统筹规划建设,条件不成熟的地区可先期建设“一小”或“二小”。

专题:
住农村创业  
来农村创业  
农村创业卡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6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