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肃这个名字,你可以不知道,但要提起歌剧《江姐》,歌曲《红梅赞》《我爱祖国的蓝天》,电视剧《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就没有人不知道了。
他那么大名气,但人缘极好。小时候,大家觉得他没有什么缺点,就是有点儿嘻嘻哈哈。
于是,他说“那我干脆叫阎肃好了。”
活到86岁的阎肃,创作了1000多部优秀文艺作品。
给他下达创作任务和作出指示的,有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中央主管宣传的领导同志,更有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同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
他是“中国歌剧艺术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是“时代楷模”和“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阎肃,一位从战乱中走来,植根生活沃土、讴歌时代主旋的人民艺术家。
这是人民对他的最高评价。
他是如何做到的?
01
阎肃曾被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的个人称号,名符其实。
但其实,他的长相一点儿也不美,不仅个子矮,背有些驼,而且从来不会打扮自己。
阎肃因为家里穷,28岁时还是单身。
空军文化部长黄河急忙搭线,给他介绍了老战友的外甥女李文辉
黄部长最后还亲自挑了阎肃最精神的一张照片,也是和他最不像的一张,让阎肃给女方寄去。
等姑娘千里迢迢从辽宁赶过来,却正好看到了阎肃最邋遢的一面。
李文辉顿时掉头就离开了北京。
看着姑娘决绝离去的背影,阎肃和部长说:“要不算了吧!”
黄河部长不干了:“喜欢就追啊,像个娘们似的算怎么回事,颜值不够,才华凑啊”。
于是,阎肃连夜给李文辉写了一封信,姑娘没有回。阎肃不灰心,又继续写了三封信,姑娘终于回信了。
阎肃给李文辉一共写了100封信,李文辉从这些信里,发现了他的才华,最终被打动了。
阎肃和李文辉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
儿子眼里的艺术家阎肃什么样?阎宇在书中写道:
“记得从我小时候直到现在,但凡和老爸一起出门,在路上不管遇到什么人,花匠、木工、烧水的、大师傅、小战士,爸爸一律向对方微欠上身大声打招呼:您好!
这么多年老爸没教过我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尊重身边所有的人。”
“尊重所有的人”,这个道理虽然浅显,但大多数人实际上难以做到。
然而,阎肃从头到尾地做到了。这使他始终扎根于人民和生活的沃土。
他叫阎肃,但并不是什么时候都严肃。
面对创作,他很“严肃”,这使他成为一丝不苟、文思泉涌、鬼斧神工的文艺大师。
面对生活,他不“严肃”,又使他成为一个融入群众、笑容可掬、受人尊敬的长者。
他热爱人民,扎根生活,善于学习,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阎肃(严肃),又不严肃,这就是他的成功密码。
02
人民艺术家阎肃本名阎志扬,1930年出生在河北保定。
“七七事变”爆发后,就跟父母逃难到了武汉。武汉战事一起,阎肃一家又赶忙逃亡到了重庆。
在重庆,日本的战机将他家炸成了废墟,父亲辛苦了一辈子的家业,就那样毁于一旦。
没有钱的阎肃一家,在嘉陵江边山上的修道院住下,阎肃成了修道院的一个小修士,新名字叫“彼得”。
在那儿,阎肃第一次开始接触数学、拉丁文和音乐,这为他以后的艺术创作打下了基础。
几年后,阎肃前往重庆南开中学读书,毕业后,更是考上了重庆大学工商管理系。
那个时候,阎肃想要成为第一批企业家,然而,命运却在西南青年文工团的到来时转了个弯儿。
阎肃从修道院生活开始,就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与他并不喜欢的工商管理专业相比,他毅然决然地从重庆大学退学,加入了西南青年文工团,成为一名文艺战士。
后来又参军入伍,进入了西南军区文工团。这一年他20岁。
闲暇时,阎肃就会进行各种创作,阎肃后来许多作品创作的灵感,都来自于此时的厚积薄发。
1955年,25岁的阎肃被调往人民空军政治部队文工团,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而且,一干就是60年。
1962年,阎肃首先在歌曲创作中一炮打响。
当时,空军还没有唱得响的军歌,非常重视文艺工作的刘亚楼司令员都急疯了,对文工团下达了一个硬任务,一定要写出空军的军歌。
一天,灵感迸发的他终于创作了《我爱祖国的蓝天》。刘亚楼上将听后大加赞赏,指定被他称之为“空军的骄傲”的“空军歌王”秦万檀首唱。
这首歌从此红遍大江南北,阎肃也被刘司令员称为“词王”和“宝贝”。
03
阎肃的第一部重磅作品,歌剧《江姐》,植根于人民生活,弘扬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部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
在一次庆功宴上,阎肃喝得迷迷糊糊时,心中突然闪现了一个想法: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
当时,阎肃已经申请到了前往辽宁探望妻子李文辉的机会。
然而,就在他准备出发前,这个关于《江姐》的灵感突然降临,让他无法抗拒创作的冲动。
尽管已经获得了假期,阎肃在辽宁的家中并没有享受与妻子的甜蜜时光,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了创作中。
他在家中呆了整整18天,专注于《江姐》的初稿。
阎肃的这次探亲假虽然被创作占据了大部分时间,但他的妻子李文辉却十分理解并支持他。
她念叨起来:“好不容易说来陪我,结果你还是陪着你的创作过了18天。”
妻子的支持,正是阎肃能够在艺术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动力之一
当阎肃带着完成的剧本回到工作岗位,向司令员刘亚楼展示时,刘亚楼一脸错愕地问:“你假不是没休完吗?”
阎肃只能腼腆地笑着回答,“刚创作出来的剧本,实在忍不住就想带来给领导看看。”
他无法抑制将新创作的剧本立刻呈现给领导的冲动。
看完剧本的刘亚楼大为震撼,亲自监督起了《江姐》的后续创作。
在他的支持下,阎肃带着剧本和作曲家几次前往江姐原型江竹筠的家乡四川。
为了体验坐牢的滋味,他亲自跑到重庆渣滓洞,让人将自己的手铐住,戴上沉重的脚镣进行了长达七天七夜的体验。
为了写出有血有肉的江姐,阎肃多次与《红岩》作者罗广斌和杨益言进行讨论。
在《江姐》的创作过程中,阎肃曾多次被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关禁闭”,对歌剧的唱词、主题曲进行修改。
其中,要写《江姐》主题曲,就是刘亚楼首先提出的。
歌剧《江姐》的剧本一气呵成。虽然剧本初稿只写了18天,但谱曲、排演、修改、加工却用了整整两年。
经过8次谱曲,20多次修改,歌剧《江姐》最终成形。
《江姐》首演当天座无虚席。
第四天还迎来两位特殊的客人,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自己买了两张票,谁也没告诉就进了演出大厅。
后来,这出剧走进了人民大会堂。《江姐》成为了歌剧《白毛女》之后,毛主席看过的仅有的两部歌剧之一。
演出一炮打响。到1965年10月,歌剧《江姐》一年时间里在全国巡演257场。
04
“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这是伴随着几代人成长的86版《西游记》的主题曲,也是几代人的共同回忆。
《西游记》的创作,来源于1981年底,电视观众对从日本购进的电视片《西游记》的一次抗议:
“中国的四大名著,为什么还要从日本进口片子?我们难道不能自己拍吗?”
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中央电视台,开拍中国自己的经典名著改编剧。
这是党中央交给的任务。
中央电视台台长让杨洁导演负责组织班底着手进行《西游记》的创作。
但多位作者撰写的《西游记》主题曲歌词,都未能让杨洁导演满意。最后,邀请了词作家阎肃来创作歌词。
阎肃的脑海中浮现出了他童年时期阅读《西游记》时的记忆。
那些深刻的情节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能够迅速地构思出歌词的前半部分,将经典故事的精髓融入到歌曲之中。
当写到歌词的最后一句“路在何方”时,竟在“问”字前“卡了壳”。
先是用“要问路在何方”,后来又改成了“愿问路在何方”,接下来,又试着用“若问”、“试问”、“你问”……
后来还是从鲁迅七律诗中找到了“敢”字这个灵感,最终落笔“敢问路在何方”。
“敢问路在何方”,答案呢?阎肃再遇“瓶颈”。
于是阎肃闭门几天,着急时就在屋子里来回踱步。
一旁复习功课的儿子说“地毯上都走出一条道来了”,这句话使阎肃想起了鲁迅小说《故乡》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世上本无所谓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于是乎,“敢问路在何方”有了答案——“路在脚下”。
多少年后,阎肃回忆起这段创作经历时,曾感慨“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这句歌词是站在鲁迅这位巨人肩膀上创作出来的。
这首歌的曲谱由许镜清创作。与阎肃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取得灵感不同,许镜清是坐在公交车上看到车窗外雪花纷纷扬扬、行人匆匆赶路,脑子里突然冒出了旋律。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中第一部被搬上电视荧屏的电视连续剧。
至今,该剧仍被公认为是一部无法超越的经典,曾经创造了中央电视台89.4%的最高收视率,重播超过3000次。
尤其是两位词曲作家合作的那首脍炙人口的片尾曲《敢问路在何方》,更是被广为流传,亦称经典中的经典。
05
阎肃,一位从烽火连天的年代走来,深刻汲取中国文化精髓并深深扎根于生活土壤的人民艺术家。
阎肃,一位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以讴歌时代主旋律为己任的党的文艺工作者。
从一个在日本飞机轰炸下无家可归的苦孩子,到享受军队战区正职(相当大区司令)待遇的国宝级大师。
他是受到毛泽东主席和习近平总书记两代领袖亲自接见的、少数文艺大家之一。
如此优秀的老同志,真值得我们现在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