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月20日,央行公布重磅消息:
在1年期LPR维持不变的情况下,5年期以上LPR下调至3.95%,历史性的破4入3。
此前,央行每次降息幅度往往在5-10个基点左右,此轮直降25个基点,稳超预期,堪称历史性大降息。
如果按照因城施策的最低逻辑,如今新增房贷利率可以到达3.75%,一些可以自主定价的城市,甚至可以最低做到3.25%-3.5%。
按照北京400万30年房贷计算,相比于2019年4.85%的利率,总房贷利息降了近百万,购房成本大幅度下降。
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此轮超预期降息,也是洪水开闸的具体信号。
既然趋势已定,如何应对浪潮就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因为货币闸门一旦大开,短期内可以跳出固有路径,蜂拥入市,有钱人会抢先一步抢优质资产。
实际上,对优质资产的抢购潮,从去年就已经开始了。
据CRIC数据,2023年全国重点城市总价1000万以上的新房,成交套数已经突破5万套,成交规模创历史新高。
二手市场,2023年总价1000万以上豪宅共成交1.9万套,同比大增39%,其中一线城市共成交1.48万套,同比大增34%。
具体到城市,一个比一个疯狂。
比如广州,整个2023年千万级别的二手豪宅,成交量相比2022年几乎翻倍。上海,总价1000万以上的二手房卖出了近6000套。
北京千万级二手豪宅成交量,去年也出现了大幅上升,达到1865套,尤其是5000万以上的顶豪,成交了51套,涨幅达到113%。
作为顶级资产,一线豪宅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相对较小,天生具有“防御属性”,相比于其他投资理财类产品,拥有更高的确定性。
2
如果继续深究,豪宅之所以能够成为高净值人群,资产避险的之一选择,核心在于:
稀缺。
稀缺是价值的永恒主题。
放眼全球,即使是日本,经历了房地产泡沫破裂,坠入失落的三十年,但核心城市东京却长期保持人口和资金流入。
所有富人都愿意在东京扎根发展,持续的资源汇聚,奠定了东京房地产的稀缺基础。
今年经济复苏,日本楼市迎来大爆发,尤其东京豪宅,被全球富人排队抢购,房价开始新一轮上涨。
日本楼市告诉我们,无论经济如何动荡,核心城市核心产品,永远存在广泛的市场认可度。
再看国内,真正能称得上塔尖资产的,无外乎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尤其北京,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权贵的核心栖息地。
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全国本外币存款余额289.91万亿元,同比增长9.6%。
而北京以25万亿的成绩,高居榜首,比第二名上海足足多了5万亿,比第三名深圳高出12万亿……名副其实的财富龙头。
但具体到板块,北京豪宅也不是什么地方都能投资的,而是以“稀缺的锚”,被分为三六九等。我一般将它分为三层逻辑。
最基础的第一层逻辑是,环境至上。
顺义的中央别墅区、西山别墅区、以及上万亩的奥利匹克公园板块,都是玩的环境概念。
在北方,环境是绝对稀缺的资源,山水边独享静谧的空间,就是一种奢侈的生活状态,修身养心,这是豪宅区别改善房最直接的因素。
但纯以环境著称的豪宅,缺少了生活的便利,过分脱离市井的城市氛围,会让产品失去长期稳定的流动性。
再往上,第二层逻辑,增加了商业、产业和教育的概念。
东长安街、国贸CBD、金融街、东二环、北四环亚奥、中关村、望京、丽泽、五道口、三元桥、太阳宫……
这些地段,虽然有的跟环境不搭边,但繁荣的商业气息,充斥着每一寸热土,在这里到处都是高耸入云CBD大厦,车水马龙,川流不息。
这是整个城市经济流动的血脉。
而这种地段的豪宅,通常被商圈中心的企业主所拥有,站在大平层的高楼上,俯瞰城市夜景,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画面感,这也是豪宅竞争的主流战场。
而第二层逻辑的分战场,当属为教育买单的相对内敛的“学智派”。
东西城区和海淀是主要战区,这里分布着全国最强名校,15W+的学区房随处可见,虽然商业氛围不是很浓烈,但教育的分界,可能影响孩子的人生轨迹。
在这个逻辑上,很多高净值群体宁可牺牲其他资源诉求,专注于教育的深度。
所以海淀上地西二旗和亦庄新城,这两年都在以夸张的房价上涨速度,碾压朝阳一众以商业繁华为卖点的豪宅群。
这就是北京家长的特有属性。
接下来,是北京豪宅市场最塔尖的逻辑,这个逻辑不仅占有前两层逻辑,而且是豪宅产品最割裂的分水岭:
历史文脉。
3
什么叫历史文脉?
背靠故宫的长安街是文脉,北京金融发源地的金融街是文脉,后海、三里河、万柳、玉渊潭、德胜门是文脉。
这里面有霞公府、万柳书院、北京壹号院、钓鱼台七号院、紫玉山庄、盘古大观、龙湖颐和原著、霄云路8号等等5千万以上的豪宅。
也有看似不起眼,但守卫森严的四合院,这些院子是无法用价格衡量的非卖品,是真正的“层级”。
第三重逻辑,已经脱离了纯粹的环境、商业、产业等等普通高净值群体可以获取到的资源,玩的是圈层,是闹中取静的“神秘感”。
侯门一入深如海,权贵巨绅成街坊。
这些豪宅产品已经上升为“孤品”,而拥有它们的人,也已经牢牢占据了历史文脉的绝对资源,入侯门自古非易事,而在寸土寸金的京城,更为困难。
但市场永远是动态演变的,2023年北京上新豪宅中,有一个项目,开拓了帝都历史文脉传承的可能性。
它就是香山脚下的“香山樾”。
早在拿地阶段, 香山樾所在地块就已在行业内引发过多轮讨论。
因为自古这里就是达官显贵,文人墨客钟爱之所。
乾隆皇帝曾82次驻跸香山,诗曰:“稀微红叶余霜色,幽咽银泉作冻声。”
清代全盛时期,这里汇集九十多处皇家离宫御苑与赐园,园林连绵二十余里,也是如今北京人常说的“三山五园”。
可以说,这里代表着北京塔尖级别的人居形态,从颐和原著,到御园、万柳书院…..一座座顶豪项目,也在证明着这里跨越市场周期的价值。
不过,过去受制于保护政策,香山豪宅区供应节奏一直很缓慢,近20年,区域内土地供应不足10宗,近3年半仅2宗入市。
加上项目1.05的容积率、12米限高,意味着香山樾可能是近20年时间里,北京香山别墅区内唯一的:
隐奢豪宅。
所以去年年底,香山樾项目首次开盘即热销,接连斩获“海淀商品住宅成交金额销冠”“北京市10万+豪宅成交金额销冠”。
4
这个项目我曾去探访过一次。
最大的感触是,诚意十足。
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凭借天赋“躺赢”,但操盘手却在想尽办法,让项目与香山的历史文脉相融合。
“五园十六景”的宋式美学园林,融于山水的“超白玻”玻璃幕墙,全生态观景的超视野格局……
香山樾外立面效果图
记忆最深刻的,是园林中三棵三百年古槐树,以及一座承载数百年香火的关帝庙。
项目方给予了古迹最大的敬意,把三颗古槐树设定成园林之冠,凭树打造了多维的景观,专门聘请有关专家,对关帝庙进行全面修缮,让其在香山樾中重获新生。
所谓豪宅,天造一半,人造一半。
所以北京业内,也将这个项目带来的理念作为一种创新的尝试,因地制宜,尽可能得把历史文脉沉淀下来,传承下来。
把抽象的东西具像化,让人们切身感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传承。
其实这种贴近于精神的东西,就像是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瞻仰,它不在任何地方,而是来自于每个人内心的感受。
读懂地块,读懂需求,实际上就是读懂市场。
豪宅开盘即热销的背后,是整个市场与项目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成就,尤其在这种大水泛滥的时代,能拿到藏品级的住宅,并不是很容易。
当然真正的豪宅并非完全隐于市,而是“入则静谧,出则繁华”,深刻链接着城市的塔尖资源,是藏于繁华市井中的净地。
比如香山樾,不仅链接海淀中关村的高端客群,近期国家网络安全园二期也即将落地于附近,全新打造的高端产业基地,将是资产价值最扎实的支撑力。
同时家门口40万平米商业综合体已开工,预计会引入奥莱和希尔顿酒店等高端物业。据可靠消息,规划的教育用地为中关村三小分校区,跟项目距离一步之遥,这是未来项目潜力的又一层表现。
到最后我们再来定义真正的“层级”:
它并不会单纯表现在某一个维度,更多是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兼得,同时在稀缺的绝对论下,让人们产生追寻的最终归宿感和目标感。在这个层面看,香山樾算是给北京豪宅市场打了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