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纺织品市场走红,但江苏省消保委的试验显示其效果并非如宣传所言,抗菌与防臭概念被混淆。
随着夏季到来,标榜“抗菌”功能的纺织品在市场中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商家们纷纷推出号称具有抗菌、防臭等功效的产品,如“广谱抗菌”、“多日防臭”、“出游免洗”等,部分产品甚至声称“0甲醛”、“无重金属离子添加”,并采用所谓的“智能清新科技”。这些产品中,抗菌袜因其宣称的“防臭”效果而销量突出。
然而,江苏省消保委的比较试验结果对这些宣传说法提出了质疑。该委员会在电商平台购买了30款不同品牌的抗菌纺织品,通过志愿者连续三天穿着进行运动后,不经洗涤直接检测纺织品上的微生物。结果显示,尽管所有样品的抑菌率满足了洗涤前的标准要求,但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臭味,且纺织品中存在大量细菌,包括16种致臭菌。
根据国家纺织行业标准FZ/T 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抗菌针织品分为A级、AA级和AAA级三个级别,其中AAA级最为严格,规定了耐洗涤次数和特定的抑菌率考核指标。但该标准并未涵盖“防臭”功能,而商家在宣传时却常常将“抗菌”与“防臭”混为一谈,容易误导消费者。
在购买抗菌纺织品时,应仔细辨别产品宣传中的概念混淆问题,理性看待产品的抗菌与防臭效果,避免受到不实宣传的影响。同时,也呼吁相关部门加强对市场的监管,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