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古典学研究室在京举办“古典学学脉的传承:纪念罗念生先生诞辰百廿周年座谈会”。
罗念生(1904—1990),四川威远人,我国著名古典学家、翻译家,新中国古典学学脉的奠基人。192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1929—1933年间先后在美国俄亥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求学,1933—1934年在雅典美国古典学院研究古希腊悲剧和艺术,其间开始翻译古希腊文学作品。1934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授,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罗念生一生发表著、译1000多万字、50余种,翻译了《伊索寓言》、古希腊戏剧、荷马史诗等;主编有《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古希腊罗马戏剧理论》《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选》;出版有散文集《希腊漫话》《芙蓉城》、诗集《龙涎》和论文集《论古希腊戏剧》等。
座谈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原所长陈众议表示,古典语文素以艰涩闻名,令许多学者退却,罗念生先生却毕生致力于斯,坚持了一甲子有余,为我国的古典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他的译文准确而不失韵味;他为整理专名音译而编写了转写方案;他主编的《古希腊语汉语词典》填补了我国古典学工具书的一大空白;他的代表作《论古希腊戏剧》和《论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中西合璧,对西方文明的根系进行了深入发掘。
罗念生之子、中央戏剧学院原副院长罗锦鳞,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王焕生先后在致辞中回顾了罗念生的求学经历、治学道路和思想历程。中国人民大学古典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古典学家刘小枫先生主持会议开幕式,并在座谈会中充分肯定罗念生奠定新中国古典学学脉的气魄和学术功绩。他鼓励在座的青年学者要继续推进先生开拓的古典学问之路,涵养沉潜谦和的古典心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程巍在闭幕致辞中表示,外文所将传承罗念生开创的古典学学脉,进一步推动古典学学科建设,加强中外文明互鉴。
来自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央戏剧学院、北京语言大学、上海戏剧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与罗念生先生的家人齐聚一堂,共同缅怀罗念生先生在古希腊罗马语言文学领域的成就和贡献,共话罗念生先生的为学与为人,纪念古典学学脉奠基者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不易与艰辛。(供稿: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