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日立造船公司发布信息称,两家子公司存在“大型船舶用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数据造假”问题,数据造假时间跨度竟然超过20年。部分日本企业接连发生的数据造假问题引发舆论关注。
日本制造业近来造假丑闻不断,凸显日本部分企业不重视消费者安全和产品质量问题。一些日本学者和法律界人士指出,这些问题由来已久,涉事企业和日本政府双方都有责任。
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国内大量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的难题,为保住市场份额,各大公司降本提效,把压缩成本当作首要目标。与此同时,很多历史悠久的制造业企业开始面临设备老化等问题,企业运转压力倍增。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经济学部教授中村智彦指出,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日本企业正逐渐失去优势地位,但一些大企业仍旧傲慢地保持着昔日的自信错觉,却忽略了对行业规则的坚守。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中村智彦:即使以前日本企业被曝出不当行为,许多人也自信地认为他们遵循的标准远比官方规定严格。日本企业自认为比其他国家生产的产品质量高,这就是傲慢。
日本国际政治经济学者 滨田和幸:在日本各个产业中,会给人一种日本企业就是可以按自己意愿随意操作,这样就让消费者产生不信任感。这对于日本的所有产业来说,那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挑战。
商业诉讼律师仓桥雄作指出,日本制造业造假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面对难以达成的目标,不惜违法违规、逾越底线。
另一方面,日本监管部门在标准制定、监督检查、惩罚机制等方面存在不足,也在客观上减轻了造假代价。
日本神户国际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中村智彦:政府方面也有责任,他们明知存在问题却没有及时修改制度,政企双方都有责任。
分析认为,近期频发的一系列丑闻,正加速消磨着消费者对日本制造业的信任,比起频繁的鞠躬道歉,拿出切实的改变更为重要。
日本制造业造假丑闻不断:川崎重工虚假交易 涉嫌向海上自卫队送礼
除了日立造船子公司数据造假外,近期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多家车企等制造业企业均曝出此类问题。
本月3日,负责日本海上自卫队部分潜艇建造和维修业务的日本川崎重工业公司发布报告称,该公司的神户造船厂与多家分包商进行虚假交易,获取资金。据日本媒体报道,川崎重工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承造了12艘潜艇,并由神户造船厂维修部负责定期维修。川崎重工已向日本大阪国税局承认,维修部从20年前开始要求分包商捏造虚假交易,所得款项汇入分包商账户作为秘密资金,用于购买潜艇队员所需私人物品或用作招待费。日本防卫省10日表示,川崎重工每年筹措约2亿日元资金,为日本海上自卫队提供财物等。有报道称,这些资金总额至少达十多亿日元。
此外,就在上个月,日本还曝出多家车企的造假行为。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宣布,调查发现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铃木五家车企的数十种车型在量产认证申请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叫停多种车型出货。日本国土交通省随后对五家车企的总部展开现场检查。而早在去年12月,丰田子公司大发就被曝30多年间在量产认证测试中造假,涉及其在日本国内生产的全部车型。此后,国土交通省责令其他获得量产车型认证的汽车、摩托车制造商及相关企业自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