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博主廖女士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表示,自己在登录广东税务平台尝试开具个人发票时,意外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冒用,成为了天津一家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及财务,同时还被登记为另一家企业的监事。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公众对于个人信息安全及“被当老板”现象的广泛关注。
据廖女士介绍,她与这两家公司并无任何关联,也不认识其中涉及的任何人。她强调,自己的身份证近年来并未丢失,也未向任何人提供过人脸识别或手机验证码,因此她对于身份被冒用注册公司一事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
为了查明真相,廖女士通过个人信息下载了上述公司的电子营业执照,并登录天津市电子税务局查看了企业注册时的部分信息。她发现,该企业留下的电话号码归属地为福建厦门,且目前处于停机状态。此外,廖女士还查询到,该公司在注册当月就开具了近600万元的发票,这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身份被冒用了。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廖女士迅速向警方报案,并在个税App上进行申诉,但遗憾的是,她的申诉被税务部门驳回。随后,廖女士将此事反映至天津12345热线,并接到了来自天津市场监管部门的来电。工作人员向她解释了在线注册公司的流程,并指出撤销注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复杂的调查核实过程。
廖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类似身份被冒用注册公司的情况屡见不鲜。据报道,烟台的王女士也发现自己名下有两家在深圳注册的企业,而她从未去过深圳也未授权任何人代办。经过调查,王女士回忆起自己曾在学生时期做过线上兼职,可能因此泄露了个人信息。同样,徐先生也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冒名注册了5家公司,起因是他轻信了一位“中介朋友”的请求,配合进行了人脸识别认证。
这些案例暴露出个人信息泄露的严重性以及“被当老板”现象的普遍性。一旦身份被冒用注册公司,不仅可能面临财务和法律风险,还可能因公司违法行为而被列入失信系统,严重影响个人生活。
针对这一问题,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广大市民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谨慎使用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等敏感信息。同时,市场监管部门也在积极推进实名验证系统建设,以遏制虚假注册行为。此外,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还上线了“投资任职情况查询”新功能,居民可轻松获取本人在全国市场主体中的登记信息,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份被冒用的情况。